【热点概述】
近日,清华博士生萧杨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,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。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,表达惋惜与困惑。数日后,萧杨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,“我已经厌恶科研了。”
这件事引起群众的热议,有人认为按照传统的所谓“人才观”,博士的工作定位就是搞科研,起码也得在高校里混,唯其如此,才算“人尽其才”。如果到中学当老师,或是干别的营生,就是“大材小用”“浪费人才”。
也有人认为人才就是某一行当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或领军人物。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行当之间无高低贵贱之分,有的只是干得一般化与干得出彩之分。当中学老师也不轻松,若要当一个优秀的中学老师就更不容易了。正是成千上万的普通老师构成了最可爱、最受尊敬的“园丁”群体,没有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培育,哪能有各行各业的栋梁?哪能有宏大的建设者大军?搞科研有意义,搞教学也有意义,萧杨的选择无可厚非。
【相关评论】
@青年时报:王军荣
有些人很喜欢做科研,自然不会觉得累,但如果没有兴趣,肯定会是累的。正如萧杨所说:“做科研太累,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,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。”既然他实在不愿意做科研,即使是强求,又有何用?
博士当中学老师绝不是坏事,无论对于他个人还是社会来说,都是幸事,因为他自己对科研根本就没有兴趣。
@安宝日报:张玉胜
清华博士生逃离科研而执教中学的变故,让社会舆论陷入纠结。有人为博士生“大材小用”而惋惜,有人诟病当事者自私畏难的功利选择,也有人为年轻人追求兴趣的个性叫好。笔者以为,这绝非一般的“改行”与“跳槽”,不失为对时下教育模式的有力叩问。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大学生、小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,都具有反思效应。
首先,“理想”教育莫要天真。引导孩子们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,还应练就吃苦耐劳、百折不挠的坚韧性格。
其次,缺乏“兴趣”难以成功。应该说,萧杨弃研从教的选择是“兴趣”战胜了“天赋”,“理智”战胜了“盲从”。
其三,“功利”心态应当反思。
兴趣固然是动力,但兴趣不等于热爱,更不代表理想。